第二十章 / 大花猫_动车司机
笔趣阁 > 动车司机 > 第二十章 / 大花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章 / 大花猫

  快中午了,韩大路终于醒了。

  他睁开眼睛,翻了个身,见老周眼望天花板发吊。

  他不好意思地低声问:“周师傅,您早睡醒了吧?”

  老周本来想说我早就醒了,怕吵醒你才耐着性子朝天躺着等你醒。

  但还是和蔼地回答:“我醒了也就半小时,咱两起床吃饭,今儿个咱们把早点也省了。”

  “嘿嘿,我像个猪,太能睡了,连梦都没顾做。”

  “大路,火车跑了八九十公里,你一锹一锹烧了十七八吨煤,人累的如同散了架,这会儿醒来已经不错了。

  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,半夜回来能睡到第二天天黑,有时候想省一顿饭钱,坚持不起床,忍饥挨饿。”

  “在单位不像部队有起床号,睡得迷三倒四,没有军号的日子,居然有些懒散。”韩大路说。

  “嘿嘿,入乡随俗嘛,以后这种生活你会慢慢习惯,但不是懒散,铁路清闲的工作少之又少。”

  两位老乡,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甚是投机,洗漱完,直接前往食堂。

  今天,韩大路跨越股道非常专业,两个人走走停停,严格执行“一停二看三通过”。

  老周疑惑地问:“大路,你跨越股道怎么像个行家?”

  “嘿嘿,牛主任昨天晚告诉我规章制度要记牢哩。”

  “对对,千万要记住哩,规章制度代价大,严格遵守能保性命。”

  韩大路好奇地问:“周师傅,既然有规章制度,怎么还会有人伤亡?”

  “这个就说来话长了,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……原有的规章制度不全面,只有死人或者有人成了残废,才发现规章制度有漏洞,就得修改完善。”

  “哦,我明白了,难怪牛主任说规章制度血写成哩。”

  “是的,每年冀东铁路局因公死亡、受伤、致残的工伤多达十几起。

  每一个职工身后有一个家庭,任何一个家庭都承受不起天塌下来的灾难啊!”

  韩大路自言自语地说:“看来不依规矩难成方圆啊……”

  职工食堂在三岔口运转车间一侧,便于乘务员用餐,午饭后,韩大路和周师傅计划去市游玩。

  两人正准备到车站坐公交车,恰好碰到了牛主任。

  他声如洪钟地说:“大路,今天,你们的车得提前出发。”、

  “牛主任,是啥情况?”韩大路好奇地问。

  “最近,铜川钢铁公司增产增量,矿石需求量大增,运输工作紧张,乘务员休息时间都不足,得超时超劳拉矿石哩。”

  “牛主任,知道了,我回宿舍拿饭盒,准备接班。”

  一个小时后,6373号机车驶出机车出库线,单机驶向铜川站。

  6373号机车在铜川站被编组为0502次货物列车往玉屏山站进发。

  这一次运行,韩大路基本掌握了烧火窍门,中途刘师傅也替换过他,多数时间是韩大路一个人烧火。

  夜晚,山温差大,0502列车穿行于峡谷中,一股股凉风直往机车里钻,人一旦不活动,还是有些冷。

  偶尔,韩大路歇一口气,不一会儿,大汗淋漓的躯体便有透心凉的感觉。

  于是,他只好踩住炉门开关,扭过身子查看火势,顺便暖和一下。

  第三次山,韩大路仿佛已经适应了烟熏火燎的环境。

  列车通过隧道,韩大路用毛巾裹住嘴,居然没感觉到呛。

  0502此列车到达雪鸡沟车站会车,山谷里黑漆漆一片,若没有机车大灯照射,没有机车呼哧呼哧的喘气声,这方天地定然万籁俱寂。

  刘师傅呵欠连天地发牢骚:“奶奶的,超时超劳跑车,牛主任也不给个说法,补助给不给?我可不想白干哩。”

  田师傅无精打采地嘟囔:“可能给吧,往年不是都给了嘛。”

  “往年给,今年不一定给哩。

  我可得把丑话说在前头,你是我们包乘组的头儿,要补助的事儿得给你先说哩。”

  “超时超劳补助我也想要,明天晚要是能到三岔口,下午我一定去找老牛说说。”

  “田师傅,吃挂面不调盐有盐在先……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。”

  刘师傅突然意识到,不该在韩大路面前讨论补助的事儿,这样有失师傅体面。

  不过,他转念一想,觉得说真话问心无愧,老百姓得养家糊口,加班加点不给报酬,单位就是不维护群众利益,不考虑职工情绪。

  再者,给报酬是对劳动者尊重,多劳多得嘛。

  韩大路听到两位师傅心气儿不顺的话语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  他灵机一动插话:“刘师傅,我给你讲个咱们村里的故事吧。”

  “好好,我和田师傅最爱听故事,如果能来一段部队首长追女兵的故事就更来劲儿。”

  田师傅插话:“大路,刘师傅最爱听荤段子,你会讲吗?”

  “嘿嘿,荤段子我可不会讲,首长追女兵我也没见过,不能胡编乱造嘛。”

  刘师傅性子急,催促到:“大路你快讲,我和田师傅洗耳恭听。”

  韩大路清一清嗓子,喝一口水,把铁锨扣在煤堆,一屁股坐下去,慢条斯理地说:“咱们杰村土地虽然多,基本是瘦田薄地,产量不高。

  大集体那会儿,300多名社员出工不出力,导致产量不去。

  秋天,交完公粮,按所得工分,家家户户装进粮苍的粮食不多,再精打细算,每到春天粮苍就见底了。

  周边富裕一些的村子故意埋汰我们村,说什么冬天取暖基本靠抖,娶了媳妇基本公用,门后猪皮用来蹭嘴。”

  “刘师傅插话:“取暖靠抖,媳妇公用,我能听懂,那个什么门后猪皮用来蹭嘴是啥子意思?”

  “嘿嘿,人穷志短,马瘦毛长嘛。

  冬天,地里干活,日三竿了社员们还在路磨蹭。

  夜里,一家人挤在一盘大炕,头半夜,炕洞里的碎柴草把火炕烧的烫屁股,后半夜,柴草成为灰烬,热量散尽,冻的人在薄薄的被窝里瑟瑟发抖。

  谁家都想往被子里多壮些棉花,可是棉花限量采购,也没钱买,这就是我们杰村取暖靠抖的来历。

  一年到头,每个工分值三四角钱……姑娘都不愿意嫁到我们村。

  确实出现过三兄弟东拼西凑,给大哥娶了媳妇……

  一个月后,大哥兑现诺言。

  夜里,隔三岔五装肚子疼茅房,让两个兄弟偷偷爬嫂子的炕头过把瘾……

  可是,我们村的人还死要面子,每天在工的路吹牛自己比别家吃的好。

  有一家人突发奇想,把一块猪皮挂在门后,每天出门前一家人轮流用猪皮蹭嘴,保证嘴油腻腻的。

  遇到村民,撅起嘴,说:“看看,今天我家又吃肉了,真香啊!

  大家一看,非常羡慕,不过转念一想,不对啊,张家一贫如洗,家徒四壁,怎么天天有肉吃?

  于是,几个脑子灵光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商量,想到张家探个究竟,大家一拍即合。

  第二天,几个坏小子等张家人出工后,带一只大花猫翻墙入内,翻箱倒柜也没找到鸡鸭鱼肉,一时有些垂头丧气。

  几个人刚准备离开,无意中在堂屋的门后发现了一个晃悠悠的布袋子。

  大花猫扬起头,盯着这个二指宽的布袋高声叫唤,一蹦二跳往够哩。

  几个人好奇地打开布袋子,见里面有一块光亮的猪皮。

  他们在交头接耳中猜测,难道老张家的人出门前用猪皮蹭嘴,制造天天吃肉的假象?

  于是,其中一人刺啦一声扯断挂猪皮的绳子,大花猫一跃而起,叼猪皮,跑的无影无踪。

  第三天,这家人出门时依然想如法炮制,却发现门后的猪皮不翼而飞,只剩下一节短绳儿在门后面晃悠。

  这天,出工的路,几个坏小子围住张家人,察言观色,故意问,嘿嘿,老张,今天你们一家嘴为什么不由腻了,肉吃完了吗?

  老张一家恍然大悟,才知道到被几个坏小子捉弄了,瞬间面红耳赤,但又不好发作。”

  田师傅和刘师傅听完韩大路的故事,想笑,却发不出声。

  最终,还是田师傅打破僵局,感慨万千地说:“哎,大路,好在农村包产到户了,日子会越来越好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75m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675m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