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 团队力量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
笔趣阁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72章 团队力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2章 团队力量

  被众人夸奖,朱雄英表现的非常谦虚,再次获得了众人的夸赞。

  陈景恪心中却不停地嘀咕,这家伙是真会装,心里不知道多得意呢。

  见孙子如此聪慧,朱元璋心里好受了许多。

  虽然咱有很多缺陷不足,可咱有好儿子和乖孙子啊。

  三代人一起努力,就不信治不好大明。

  他目光看向陈景恪。

  还有这个一肚子主意的谋士在。

  比起其他君主,咱的情况已经够好的了,还有什么可失望的呢。

  想到这里,他心情好转过来:

  “景恪,咱知道你向来走一步看五步,既然今日提出了这个问题,那肯定是有主意了。”

  “就别卖关子了,直接说吧。”

  “今日在座的都是大明中流砥柱,有他们帮你查漏补缺,这次定能制定拿出一个妥善的法子来。”

  众人都看向陈景恪,目光里充满了尊重。

  之前他们只听说过,国家大政方针皆出自陈景恪之手。

  但具体是怎么做的,外人就不知道了。

  今日终于亲眼目睹了全过程。

  不是利用皇帝的宠信,也没有什么花言巧语。

  从历史的角度一点点剖析问题所在,言之有物,让人不得不信服。

  这是堂堂正正的大道。

  如果说以前他们还将陈景恪,视为可堪造就的晚辈,现在已经彻底将他当做同等级别的人对待了。

  陈景恪并没有发现众人目光的不同,见朱元璋将球踢给自己,毫不犹豫的就接住了:

  “我们借着方才魏国公的总结往下说……”

  “预备役我们就不说了,五军都督府已经有了策略,直接施行就可以了。”

  “不过我还是要说一下兵源的问题。”

  “王朝初期人少地多,百姓基本都能分到田地,在本就缺少劳动力的时期,又有多少人愿意当兵呢?”

  “光武帝也面临过这个问题,我觉得接下来大明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。”

  “光武帝用流民囚犯充军、招募蛮夷雇佣军等方式,解决了这个问题。”

  “但是后果方才咱们也说了,前车之鉴大明绝对不能再走他的老路。”

  众人皆深以为然,地痞囚犯当兵,那肯定是练不出好兵的,还会败坏军队的声誉。

  见有人挑大梁,其他人也终于肯开口说出自己的建议了。

  汤和开口说道:“百姓不肯当兵,是嫌当兵地位太低粮饷太少,提高军队待遇定能有所改善。”

  这一点大家自然都认同,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。

  提高福利待遇,再加上军功爵制,定然有大量梦想改变身份的百姓参军,用命去搏一个前程。

  傅有德有所思的道: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征兵制,每年从预备役中强制征募一部分人参军。”

  “只不过参军后不再给军士授田,而是支付军饷,诸位以为如何?”

  众人眼前一亮,蓝玉说道:“此法甚妙啊,如此就不用担心无人当兵的情况了。”

  冯胜提出了进一步的补充意见:“我以为征兵和募兵结合更好。”

  “肯定是自愿当兵的人战斗力更强,强制征召过来的,很可能会心存怨念。”

  “所以我们当以募兵为主,如果能募到足够的数量,那最好不过。”

  “如果募兵人数不够,再从预备役里强征一部分。”

  “而且强征的兵可以单独建军,去做一些守城之类任务。”

  “如此,就可以始终保证,大明有足够的军队,又不影响战斗力。”

  朱元璋忍住赞道:“好,好一个征募结合,宗异你给咱出了个好主意啊。”

  其他人也纷纷称赞,这个征募结合的方法,确实非常合适。

  “景恪,你觉得如何?”

  陈景恪也赞道:“宋国公所言与我不谋而合,征募结合确实是良策。”

  “兵源不足的时候,就征募结合,甚至直接转为征兵制。”

  “等将来大明人口多了,兵源充足了,就顺势转为募兵制。”

  “朝廷可以根据需要,灵活转换征兵方式。”

  “这就免去了调整军制所带来的麻烦……此可为百年国策矣。”

  冯胜见他也支持,且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,心中的担忧尽去。

  众人也纷纷出言,基本都是支持这个建议的。

  众人计长,不一会儿就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。

  陈景恪看着你一言我一语的众人,心中不禁想到,这些人果然是有想法的。

  还是那句话,在这个位置坐了那么久,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想法。

  以前只是出于某些顾虑不敢说罢了。

  今天有人挑大梁,他们才放下顾虑畅所欲言。

  朱元璋也是喜上眉梢,当即拍板:“好,以后征兵就用征募结合。”

  “具体如何实施,天德、宗异、惟学你们带领五军都督府的人,尽快拿出详细章程来。”

  几人连忙领命。

  有了良好的开头,众人也放下了心中顾虑,开始积极建言。

  轮换制都不用陈景恪开口,他们很快就拿出了成熟的方案。

  轮换分为两种,一种是边军和禁军轮换,还有一种是一定期限内回家过正常人的生活。

  平均三到五年轮换一次,轮休时间根据服役时间决定,一般是两三年左右。

  考虑到未来大明的疆域会非常广阔,轮换会变得很麻烦。

  他们提出了长役概念,就是一次服役十年,即可转为预备役,以后不用再参军服役了。

  说白了就是十年换取终身自由。

  陈景恪也想不出比这更合适的方法,也就没有多说什么。

  说到退役制度的时候,大家就有了分歧。

  大家其实都不希望军队大规模退役,说来说去也就是老弱病残可以退役,有些滑头实在不好管的退役。

  然后就没有了。

  陈景恪自然知道,这种退役制度形同虚设。

  他想要的是正儿八经的退役制度,能促使军队不停换血的制度。

  而不是抓住一批人使劲儿霍霍,直到这些人老死了才让人回家。

  所以他语气有些强硬的道:

  “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确切的制度,达到什么标准可以离开军队,而不是含糊其辞的老弱病残退役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75m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675m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